儒里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位于姚桥镇儒里老街北街上。朱氏宗祠的类别是古建筑的坛庙祠堂,年代是明朝,使用单位是朱氏宗祠修缮委员会。原有门厅,中厅,后厅,为南宋理学家朱熹嫡裔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祠堂坐东朝西。2007年修缮前仍存三进17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第一进门厅面阔五间,对面为大照壁,中间形成广场。第二进中厅五间,原曾悬挂康熙御赐匾及功名匾8方,第三进后厅五间。
2009年,当地政府拨款、民间集资,历时三年修缮了古祠。现在已正式对外开放参观。修缮后的古祠,再现了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三雕精湛的徽派特色。中厅(祭堂)塑起了根据朱熹自画像雕琢的汉白玉立像(高2.9米、重3.2吨),复制了康熙御书的“学达性天”匾,朱熹遗墨楹联抱柱和朱伯庐手迹《治家格言》木雕大屏风。为“旌表前贤,激励后生”,仿照旧式给几位朱氏族人重上了“专家”、“博士”功名匾。后厅(享堂)又恢复了木制祖宗灵龛,精工雕镂吊格花窗、灵牌林立威严肃默,设置了宗祠“标志性”设施。祠内尚保全古井(亨三公来时所掘)、古木(已有640余年树龄的金桂)各一,其余石刻碑林若干(小虹井、小武夷、孝字碑、咏植桂等),实现了“一碑一诗一景典”,每个景点都寓有一个典故传奇,让人获得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满足感。门厅里复制了南宋皇帝度宗诏赐的“阙里世家”匾额。大门对面大照壁上,新制作了巨幅花岗石浮雕《儒里春秋图》(长12米、高3米),以一组九画面浓缩了儒里从古到今七百年的历史。
祠内藏有镇祠之宝玉塔。该塔由2吨重玉石雕琢而成,底座80公分,高1.7米,九层,有72连环(2007年扬中朱氏老板赠送祠堂珍藏)。2010年,儒里民间修祠委员会已制定出宗祠周边环境整治方案,规划占地20亩。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地区
丹徒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区周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19°45′,北纬31°15′-32°16′。东、北分别与扬中、扬州、仪征隔江相望,东南邻丹阳,南连金坛,西接句容。面积611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36.1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邮编:212001。代码:321112。区号:0511。拼音:Dantu Qu。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延茅山余脉,中为宁镇山脉,岗峦起伏,多级阶地;东、北沿圩区坦荡,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阶地、丘间谷地和冲积平原四大类型。行政区划丹徒区辖7个镇:高桥镇、辛丰镇、谷阳镇、上党镇、宝堰镇、高资镇、世业镇。历史沿革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