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瑗
赵祥瑗(1899─1973)字思伯,丹徒人。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从民国13年(1924年)到民国26年,先后在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太仓中学、镇江县立师范学校、杭州市立中学、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任教导主任、部主任、校务主任、校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逃难到苏北,在江苏省立第一临中、东台县中等学校任教。民国34年回镇江任县立师范校长,兼私立谏壁中学校长。1949年8月任江苏省立镇江中学校长。后调无锡县师、扬州师范任教。
他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工作。在省镇中时,他从苏、锡、扬等地聘请一批知识渊博,教学得法,有声望的教师和本校原有教师组成一支骨干队伍,在各学科、各年级把关,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他对古汉语造诣较深,尤擅填词,为镇江多景诗社首任社长。他的学生蒋南翔评价说:“先生如果不是忙于办教育而埋头写作,早就是著名诗人了”。其诗词作品大部分在文革中散失。
所属地区
丹徒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区周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19°45′,北纬31°15′-32°16′。东、北分别与扬中、扬州、仪征隔江相望,东南邻丹阳,南连金坛,西接句容。面积611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36.1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邮编:212001。代码:321112。区号:0511。拼音:Dantu Qu。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延茅山余脉,中为宁镇山脉,岗峦起伏,多级阶地;东、北沿圩区坦荡,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阶地、丘间谷地和冲积平原四大类型。行政区划丹徒区辖7个镇:高桥镇、辛丰镇、谷阳镇、上党镇、宝堰镇、高资镇、世业镇。历史沿革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