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峪古民居

佳县木头峪村座落在县城南20公里的黄河岸边,依山傍水,林草丰茂,景色秀丽。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别具一格。古民居占地面积800多亩,现居260户1000多人。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有24处,均为明、清建筑,此外还保存老祠堂、石堡、古戏楼、文昌庙、归云寺、鱼山古庙遗址各一处,两条街道南北贯穿,并与巷道网络相连,还有古路洞,戏楼布局其中。整体布局环抱黄河,与枣林相映,古色古香,别具特色,被誉为“典型民居”、“民俗文化村”。
它不象江南水乡民居,也不同于老北京胡同的四合院,更有别于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其特点是:依山傍水,布局齐整。该村民居背倚大山,怀抱河水,建筑布局呈“井”字形,由前滩后滩组成,中间有戏楼广场相连,两条村街南北分布,村街东西皆有小巷相接,错落有致,排列整齐,体现了先辈们的精巧规划与建筑技艺;四合院落,方正对称。所有民居皆为四合院落,每院都以石窑为正,由左右厢房、下院过厅、大门、重门等组成。因当时贫富程度不同,院落又有规模大小、工艺繁简之别;石建为主,宽敞恢弘。
木头峪民居也可称为石头民居,石窑洞,石大门,石围墙,石板院,是一片石头的世界,这也是它不同于其它古民居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体现了沉稳、高大、宽敞之气,给居住者以踏实、舒心、快意之感;明柱抱厦,斗拱椽檩。四合院的檐头均为明柱抱厦,高约5米,宽约3米,方椽圆檩,怀抱石鼓,厦檐上方均为桶瓦滴水,五脊五兽;崇文尚德、底蕴深厚。古民居渗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每院的大门皆悬挂门匾,上刻代表主人身份和道德追求的文字,既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也记录着民居主人的人文修养。如大门牌匾有“积德乃昌”、“诗书门弟”、“荣业基所”、“慎修思永”等等。据统计,该村尚存古匾30余块。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木头峪村
乘车线路:佳县乘开往峪口乡的中巴车,到峪口乡后在换乘小巴或租车前往。
所属地区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南邻绥德县、吴堡县,西连米脂县,西北接榆阳区,北以秃尾河与神木为界,距榆林市71千米。总土地面积2029.28平方公里。全县辖11镇5乡4行政服务中心,653个行政村,辖区户籍9.41万户,人口26.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1万人,城镇化30.5%。佳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分为3个地貌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风沙区,西南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主体山脉有两...陕西省榆林市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