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三
李秀三(1888—1936年)又名李英华,沙里乡龙化村人,壮族。1923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三打东兰”战斗,1925年9月参加韦拔群在东兰开办的农-动讲习所,学习革命道理,1926年回沙里,在龙化、那桃、甘闷、弄丁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并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军,带动和保护平乐、巴轩、金牙、逻楼、沙里、龙川等地群众开展打土豪活动。
1929年冬,李秀三由黄伯尧等介绍在平乐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中旬李率领沙里、逻楼农军二百多人,到凌云县城接受军事训练并领得步枪一百多支。1930年2月至1932年12月任凌云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沙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及中共凌云特支肃反委员。
1930年春,李秀三带数人到百色地界向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汇报扩大赤卫队问题,得到张军长的鼓励和支持,张军长还送他一匹马。
1932年,李秀三任赤卫军连长,队伍扩大到三百多人,他卖掉所有的40公斤种子的田和牛,购买0弹药,自己艰苦朴素,还亲自为士兵补衣服。韦拔群牺牲后,1935年李秀三到万冈县(今巴马县)找到右江上游革命委员会领导人黄举平,在党领导下,积极坚持黔桂边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1936年2月14日,李秀三为了筹集经费,单身秘密回到龙化家中,被人向驻在沙里的县都督练官密报,县民团和乡警连夜赶到龙化围捕,李秀三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8岁。
所属地区
凌云县城有四条河流纵横交错会聚于城中,四周群山苍茫高耸;公共设施大都由本县的石材加工的石条、石块、石柱、石凳等建造而成,享有“山上水乡石头城”的美誉。凌云,地处云贵高原延伸带。全县总面积2037.46平方公里,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间。人口18万人,境内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侗、哈尼、仫佬、水、满、高山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5.8%。县辖3镇7乡,其中5个是瑶族乡,199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凌云县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茶叶、八角是凌云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凌云白毫茶远销世界五大洲,市场前景较好。茶叶生产,突出无公害茶叶品牌,大力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