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杨瑞清

杨瑞清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 发布时间:2023-12-06 16:42:15

杨瑞清(1921~1982年)苗族。伟江乡洋湾村人。1934年秋考入县级小学十七班,1936年秋毕业。 1939年秋考入县立师资训练班学习,修业一年毕业,任碧林小学教师。1943年2月考入省立桂林师范学习。1944年11月日本侵略军入侵桂林,学校疏散,杨回家避难,从此辍学。1946年初杨被选为马堤乡乡长,加入国民党,在官场过了两年,对官员-腐败、欺压人民甚为痛恨,遂弃官去镇南乡中心校(今和平小学)任教,1948年,参加桂林地下党 组织爱国民主青年会,回伟江从事地下组织农会工作。

1949年5月6日,平等、宝地等地在中国共产党龙胜支部的领导下举行武装-。杨瑞清于5月11日领导伟江农民响应-, 袭击国民党村公所和收缴地主的枪弹,组成一支80多人的游击队。 5月15日陈基义、张明、吕征凡等在瓢里成立桂北游击队支队,杨瑞清部编为第四中队,杨任中队指导员。

1949年5月23日, 在龙胜的东区和北区成立“东北解放区人民政府”,杨瑞清任东区办事处副主任。9月1日东区办事处升格为“东区人民政府”,周培松任区长,杨任副区长,兼二中队指导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1月22日龙胜全境解放,12月建立县人民政府,杨瑞清被任命为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东区工作委员会主任,领导东区人民进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1951年8月19日龙胜自治县成立,杨瑞清被选为副县长。

1951年10月,杨瑞清赴中南民族学院学习,任学生会主席。翌年5月,带领苗、瑶、侗、壮、 黎、回、毛难、土家等族学生100多人赴京参加“五一劳动节”活动,他与邓绍英上天安门城楼向毛主席献旗,把中南各民族人民的敬意献给毛主席。

杨瑞清在中南民族学院学习一年毕业,留校工作,后因广西需要民族干部搞民族工作,杨于1953年冬,调回广西,任桂林行署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被划为“历史-分子”,停止了中共预备党员转正,撤销副主任职务,降工资两级,下放农村劳动。

1962年2月, 杨瑞清调回县,任和平小学教师。“文革”期间遭批斗,被送往峦山“斗批改大队”实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二十多年的冤案得到平反。1979年12月,杨当选为县人大常委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198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近花甲,但工作干劲十足,身染恶疾,仍坚持工作,并与陆德高合撰《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一书(10万字)。1982年12月26日辞世。临终前夕,仍伏案修改其书稿,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所属地区

龙胜古称桑江,秦朝属黔中郡,西汉归武陵郡;晋至隋,属始安郡(郡治桂林) ;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置灵川县,龙胜属灵川县地;五代后,晋天福八年 (公元943年)置义宁县,龙胜属义宁县地,延至明代。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设“龙胜理苗分府”(亦称龙胜厅),直属桂林府。民国元年 (公元1921年) “龙胜厅”改为“龙胜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龙胜县”,属桂林专区。1951年8月19日实行区域自治,改称“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县级) ”,1955年9月改为“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县” ,1956年12月改称“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