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政宣
苏政宣(1883~1935年)号子鉴,马堤乡马堤村人,家境小康。清末,赴省应试授庠生,民国初年赴北京政法讲习班学习, 民国5年(1916年)回县,任东区团团长,后调任县民团总局局长。
1922年4月, 知县黄兆荣不辞而走,县府无人主政。苏政宣办事公正,县府人员推举苏为知县, 苏5月就职,为龙胜籍第一任县长,极想显露其才干,提出振兴桑梓工商业、增加财政收入等建议,然未取得上级的青睐,亦未获得乡绅财政之支持,工作难于开展,遂于次年10月辞职,复任县民团总局局长。
1929年5月, 桂林人康德兴受命任龙胜县长,因惧山区闭塞而不就,将县长职让给苏政宣。 苏再度想实现其发展桑梓工商业之理想,毅然就任。9月,省府李任仁却派肖麟为龙胜县长。苏因肖仅携李的函件介绍,无省政府委任状,且知肖仅是乡村师范毕业,来头不大,认为要振兴龙胜,得要本地有才干者才行,便拒办移交。肖即赴桂禀告上司,省府派一排士兵随肖返龙,行至勒东,士兵改穿便服进城抓苏。苏闻讯急避故里,派人通知县府秘书阳少伯代办移交事宜。肖上任而事平。尔后,苏脱离仕途闲居在家。
1933年2月23日, 瑶族起义军围攻寨纳,国民党民团前去镇压,由秦祥五(泗水街人)带路,夜行至牛尿,秦失足坠岩丧生。苏政宣为死者作一挽联,名褒实贬。联云:是一个好英雄,引官兵扑瑶匪,磊磊落落,那管其身坠山溪,血飞瀑布;留两肩大任务,抛慈母弃婴儿,哭哭哀哀,怎禁得死无遗恨,忍气吞声。
官兵镇压义军后,在瑶区大肆抓人杀人,苏政宣曾出面劝止莫杀侯定海等数人,深得马堤瑶民好感,事后侯牵羊登门道谢。
1933年末,彭怀谦等人诬告苏政宣当县长时,指使其警卫枪杀一平民。次年,县长李湘甫下乡“清乡”,在马堤黄钺家设宴,柬请苏赴宴,在席上逮捕了苏,解送县城。苏的老同学闻讯后,为营救苏,向师长周祖晃报告苏被捕情由,周即与省府交涉,函令龙胜县府押苏上省审判。后经省府派人调查无此事情,苏方获释。但因在狱中染病,病卧两年后逝世。
所属地区
龙胜古称桑江,秦朝属黔中郡,西汉归武陵郡;晋至隋,属始安郡(郡治桂林) ;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置灵川县,龙胜属灵川县地;五代后,晋天福八年 (公元943年)置义宁县,龙胜属义宁县地,延至明代。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设“龙胜理苗分府”(亦称龙胜厅),直属桂林府。民国元年 (公元1921年) “龙胜厅”改为“龙胜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龙胜县”,属桂林专区。1951年8月19日实行区域自治,改称“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县级) ”,1955年9月改为“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县” ,1956年12月改称“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