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朱衡

朱衡

所属地区: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发布时间:2023-12-07 13:06:02

朱衡(1512—1584)明江西万安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龙溪、婺源县令,刑部主事,福建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右副都御使,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等职。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黄河洪水泛滥,微山湖水位猛涨,江苏沛县飞云桥河堤决口,洪水注入昭阳湖,数百里河道淤塞,南北漕运断绝,粮食难以转运,沿途百姓苦不堪言。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的朱衡,改任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专门负责治理河槽工程。朱衡上任后,亲临抗洪一线,动员民众抗洪救灾。在抗洪一线,他深入险段了解实情,见大部分河道淤塞已成陆地,毅然决定从南阳至境山开辟一条新河道。这项工程长达200里,工程量很大,需要大批人力、物资和经费,当场就遭到一些人的极力反对,扬言:“开辟新河道,难以建成。”朱衡反驳他们说:“过去的南北大运河不是人们所为么?难道是天生的?我们的工程建成后,遇洪能防洪,遇旱能引灌,还可恢复漕运,难道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吗?”朱衡的一番话,民众一致称好,积极响应朱衡的号召,参与治水工程建设。经过民工日夜奋战,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秋,谁知江苏、山东、河南又发大水,黄河洪水再次暴涨,黄河马家桥一带圩堤又多次决口,洪水直冲工地,部分疏通的旧河道又被淤塞,新开的河道又被冲损。有些官员断言工程难以建成,之后,朱衡还受到一些监管官员的讽刺打击,并向朝廷告发,要求停工,罢免朱衡官职。在灾情面前,朱衡一方面鼓励开导大家不要丧失信心,并与在坊民众鼓励说:“只要有大禹治水的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也没有疏不通的河道……”一方面到工地巡查,找出圩堤决口原因,提出了“多建船闸、多开支河、多开渠道、多处分洪”的要求,强调注重施工质量。不久,朱衡对一些玩忽职守、不重视工程质量、不关心民工生活的基层官员一律撤换,任命了一批年富力强、敢于吃苦肯干、有责任心的监管人员,迅速掀起了水利施工新热潮。隆庆元年(1567)穆宗皇帝登位后,对朱衡治水不仅非常赞赏,而且还为治水增拨了经费,民工施工大干快上的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两年日夜奋战,终于将数千里的旧河疏浚,南阳至境山97公里新河道修通,治水工程大功告成。各种流言蜚语也不攻自破。面对现实,朱衡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治水,没有一支管理队伍不行,没有经费也不行。”于是,他对监管人员进行考察,撤换了一批监管人员,裁汰了5名闸官,精减夫役6000人,用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长期维修河道,堤堰和船闸费用,减少了国库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朱衡不畏权势和艰险、致力治水的精神和体恤民众、忧国忧民、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受人们赞誉。

有《道南源委录》、《朱镇山先生集》。

所属地区

万安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缘,罗霄山脉东麓。东接兴国县,南邻南康市,西界遂川县,北靠泰和县。全县辖9个镇、7个乡:芙蓉镇、五丰镇、枧头镇、窑头镇、百嘉镇 万安县地图、高陂镇、潞田镇、沙坪镇、夏造镇、罗塘乡、弹前乡、技击乡、宝山乡、涧田乡、顺峰乡、韶口乡,以及1个垦殖场。共有9个居委会、132个行政村。县0驻芙蓉镇。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属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赣江由南向北直通全县90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年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383毫米,年均匀无霜期288天。地下矿藏有煤、铁、钨、钼、金、稀土、石灰岩、萤石。特产有被誉为“万安双红”的万安玻璃红鲤鱼、金...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