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撰

李撰

所属地区: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发布时间:2024-03-02 14:37:57

李撰(1043~1109年),字子约,宋庆历三年(1043年)生于连江县城务后街一个官宦门第,幼承家学。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初任越州余姚主簿。先时,有茶商结队夜行遇海舶,钲鼓齐鸣,疑为盗至,于是各持兵器格斗,误伤10余人。涉案者被捕入萧山牢狱,久悬不决。时越州太守赵抃,令李撰代理县事,撰到任后,细心检阅案卷,发现此案乃误会所致,便作出判断:“犯时不知,在律勿论。”并具文呈报越州,对涉案者杖责后遣送回家。赵抃称赞撰能干,荐为江州彭泽令。彭泽民俗好讼,而且迷信鬼神,撰导以信义,投讼的人日渐稀少。当地巫觋利用迷信鬼神,预报某日有火灾降临,群众信以为真,互相传告,人心惶惶,引起社会不安。撰便召集群巫于庭院,问以火起的日期、地点,即派人侦察,并当场宣布:预报如不准确,那就责罚预报的人。群巫畏罪,纷纷回答:“并无此事。”撰遂下令:“今后有谁敢借鬼神造谣惑众者就惩办谁。”于是人心安定。是时,朝廷下令征收田园赋税,转运使欲匿报取利遭撰反对而怒。翌夜,撰抱案牍登门拜访,转运使惊问其故。撰说:“彭泽令以公事白,愿起视之。”撰阐明自己观点后,即请就劾,并解印绶去。转运使见撰执意不屈,表面从之,心犹存忌恨。时王安礼为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转运使又状告李撰,欲共构撰罪,而王安礼却说,一个县令敢与部使者争论,必定是志行品德高尚之人,并令在转运使面前草奏荐撰,转运使见状才沮丧而去。撰少时受业于曾布之兄,曾布知青州府,把他安置在幕府,布移瀛州府,又招聘他为州学教授。元祐三年(1088年),朝廷议论遣使修复河道。撰上 书《修河赋》,权衡当时的利害,力言河流故道已不可修复,朝廷不给批答。后来,果如李撰所言。不久,任命撰为太仆寺主簿。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即位,转撰为承议郎,通判莫州,继改任泰宁军节度判官。是岁遇水灾,撰首先倡议放赈,使民不饥。任满调任袁州通判。撰担任州县官职升降30余年,介特有守,不把淹滞放在心上,也不向朝廷申理。大观三年(1109年)任保州通判,未起行就病卒,享年66岁。卒赠少卿。葬连江安庆里王岱山。据《李氏族谱》载,撰有子6人:长弥大,历任户部、刑部、工部尚书;次弥逊,户部侍郎,敷文阁侍制;三弥纶(旧志为弥伦),知台州;四弥中,太学上舍生;五弥性,太学生;六弥正,吏部侍郎①。

撰饱学能文,著有《毛诗训解》12卷、《春秋总要》10卷,《广孟子说》3篇、《孟子讲义》14卷、《养气论》、《史论赞》5卷及文集50卷等。

注①:民国版《连江县志》载,撰6子次序为:弥伦、弥逊、弥大、弥中、弥正、弥性。并附杨龟山《李撰墓志》云:生男6人:弥性、弥伦、弥大、弥逊、弥中、弥正。差异甚大,特注此备考。

所属地区

连江古称温麻。三国时代,孙吴为巩固东南海防,派将弁在连江修造船只,设温麻船屯,温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业三年(607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从闽县拆出重置温麻县,其年改名连江并沿用至今。天宝元年(742年),县治从伏沙迁移今址,“北枕东祭,南瞰鳌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飞的凤凰,故名凤城。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计18年)属闽侯专区,二次(计16年)属福安(宁德)专区,1983年7月1日第二次归属福州市辖区至今。现全县辖16个镇、6个乡、266个行政村(居),人口62万。连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为历代军事、交通之要地。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