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郡
王郡(生卒年不详),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陕西发生饥荒,他逃荒流落于福建,后从军当兵,被补授把总,升千总。台湾发生民众起义,他奉命自厦门率士兵渡海前往镇压。到达台湾后,他安抚百姓,收复城府,平息事变,被朝廷提升为台湾总兵,在台镇守20年。雍正十年(1732),被擢升为福建陆路提督。后再次赴台湾,平定匪患,被加授都督同知,再升右都督,又调任水师提督。
他向朝廷上疏说,厦门环海,地少人多,百姓粮食不能自给,军粮亦有困难,提议将提督官房、鱼池等项的年租银五百多两留充公用,购买粮食,借给海岛缺粮百姓,补充军粮。雍正皇帝称赞他将自己应得之银充作军饷,甚为可嘉。被召入京城,受皇帝召见。在京养病时,皇帝曾派太医诊治。乾隆初年(1736),再次被召入宫,赏给鞍马、弓矢等,留住京中。十一年(1746),他以年老有病请求辞官,乾隆帝照准,加授太子少保衔,特旨准领全俸。不久卒于家。
所属地区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总面积994平方千米/1002.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4年)。乾县在黄帝时称好峙,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峙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峙为漠西县,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峙.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183)因朱濉之乱,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由...陕西省咸阳市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