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 > 延川县主页
〖延川县简介〗
延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距延安市80公里,东经109°36′20″-110°26′44″,北纬36°3715-37°5'55″。全县东西长74.25公里,南北宽51.5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隔河相望,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县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县辖8镇9乡,346个行政村,705个自然村,总户数4.4万户,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565公顷。 (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延川镇,邮编:717200。行政区划代码:610622。区号:0911。拼音:Yanchuan Xian。行政区划延川县辖8个镇、6个乡:延川镇、永坪镇、延水关镇、文安驿镇、杨家圪台镇、贾家坪镇、禹居镇、关庄镇、高家屯乡、冯家坪乡、贺家湾乡、马家河乡、眼岔寺乡、土岗乡。历史沿革2000年,延川县辖8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49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延川镇 26858 永坪镇 26634 延水关镇 10660 文安驿镇 5474 杨家圪台镇 5550 贾家坪镇 9800 禹居镇 9529 关庄镇 10440 高家屯乡 11980 冯家坪乡 6256 贺家湾乡 6194 黑龙关乡 5892 南河乡 3122 马家河乡 7257 眼岔寺乡 7433 稍道河乡 6369 土岗乡 5454。特产介绍延川历史悠久,文风斐然,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誉称。建立于隋开皇三年,距今400多年,以县城脚下河流古名"吐延水"得名。原始社会,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代曾是不同部落更迭和多民族汇聚生息的地方,明初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格局。千百年来,山川几经沧桑,人民备尝忧患;狩猎牧耕,迁徙往返,争战撕拼,屯戊开发,历代英豪各展雄图,八方移民共创基业;多民族血缘、习惯交相渗透,中原、边赛文化相互融会,渐渐形成黄土文化和当地的历史风貌。 延川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活动和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中心县份之一,武装斗争、土地改革、民主建设、担架运输、互助生产运动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人民较早沐浴在新社会雏型期的雨露阳光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震古烁今的壮歌。 延川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6℃,年日照时数2558小时,无霜期185天,常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地形地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850毫米。 延川县各类资源比较丰富。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气温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红枣、梨 、果、花椒等生物资源得天独厚。石油、煤炭、沙子等矿产资源可观,已探明石油储量2128万 吨,可开采量212.8万吨,煤炭1亿吨,且埋藏浅,煤质好,可供开采开发;沙子储量1.5亿立方米。黄土风情文化和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有待开发。黄土风情文化积淀深厚,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布堆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独树一帜。土地面积广阔,有待于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充足,对进行劳务输出和项目建设比较便利。改革开放以来,延川县立足县情,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新跨越,各项社会事业也迈上新台阶。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欣欣向荣的新延川正昂扬地"走进新时代"。红枣:红枣是延川古老的经济林之一,有悠久的枣树栽培历史。清道光十一年(延川县志)载:"红枣各地多有,不如东乡。沿黄河一带百里成林,肉厚核小,与灵宝枣符,成装贩运,赐以美食。"延川红枣驰名全省,畅销国内外,以个大、肉厚、核小、皮薄、味佳、色好、含糖高著称,是上乘的滋补佳品。红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人体必需的铁、钙、锌、钾、磷等微量元素和大量维生素,是良好的滋补品和大众化食品。生食脆甜可口,风味特异。全熟期维生素C和糖的绝对含量达到最高点。人们称红枣为"活维生素丸"。1982年朝鲜主席金日成访华时品尝延川狗头枣后,赞不绝口,并为朝鲜引种300余株。延川红枣红枣是延川古老的经济林之一,有悠久的枣树栽培历史,清道光十一年《延川县志》载:“红枣各地多有,不如东乡,沿黄河一带百里成林,肉厚核小,与灵宝枣符,成装贩运,次以为食”。延川红枣以个大、肉厚、核小、皮薄、味佳、色好、含糖高著称,驰名全国,畅销国内外。红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人体必需的铁、钙、锌、磷等微量元素,生食脆甜可口,风味特异;全熟期维生素C和糖的绝对含量达到最高点,医学界称红枣为“活维生素丸”,是上乘的滋补佳品。1982年朝鲜主席金日成访华品尝延川狗头枣后,赞不绝口,并为朝鲜引种300余株。 延川盛产红枣,枣树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270个行政村,大面积成片枣林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的眼岔寺、延水关、土岗三个乡镇。全县现有枣林面积23万亩,年产量5000吨左右。延川红枣有鲜食、制干、鲜食制干兼用和青加工四大类49个品种,红枣加工产品有枣酱、蜜枣、枣饮料等系列产品。
〖延川县特产〗
炒糕泡泡
炒糕泡泡又叫炒豆豆、炒馍豆,是延安地区延川县着名的传统风味小吃,是一种经过蒸炒面成的干食品,由于其口感脆甜,携带方便,而颇受当地人民喜爱。炒糕泡泡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有史可载的资料表明它是由“糗食候”两种干粮演变而来。关于炒糕泡泡的来历,在民间广泛流传。相传唐睿宗李旦年间,母后
手擀面
手擀面是延川人吃得最多的一种面,几乎每个妇女都会做,其工序为:和面、加水、揉面、擀面(可厚可薄)、切面(可细可宽)、煮面…… 吃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单独做点汤,等面煮熟后,将汤和面和到一块来吃,人们称之为汤面。在市场上一般需要四五元钱即可买到一大碗这种面。 第二种
延川狗头枣
延川狗头枣是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的特产。延川狗头枣为陕西省名优果品,以延水关镇庄头村及周围村庄所产为佳。延川狗头枣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延川县枣业局从延川县庄头村的地方品种——“狗头枣”(狗脑枣)中优选而来,于2001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延川狗头枣果实大,倒卵圆形,纵径4.
苜蓿
苜蓿是生长在陕北黄土高原山梁梁上的一种野生植物,颜色鲜绿。叶量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应性广,抗逆性非常强。抗寒、耐旱。苜蓿通常放入油及佐料调着吃,有时也与土鸡蛋一块爆炒,其味非常可口。(曾有大量的外地游客到延川专门要求吃此类野菜,属于地方特色小吃之一)
延川红枣
延安红枣,盛名己久,尤其延川县的红枣,更负盛名。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受黄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是大枣的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该县所产团枣、条枣、狗头枣果实个大、肉厚味甜,为优良优质干鲜品种。所产脆枣,又名吊牙枣,果实大、皮薄色红,肉白
延安小米
延安小米亦称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延安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盛产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延安小米曾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1935年党中央、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
〖延川县景点〗
太相寺会议旧址
太相寺会议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太相寺会议旧址·1936年·延川县关庄镇太相寺村西。1936年5月10日,毛泽东等由杨家圪台出发,--安驿等地,来到太相寺村。太相寺原名大像寺,建于明代。据庙内现存一通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所立重修碑碑记记载,当为大像寺,后讹传为太相寺。村子由此得名。太相寺
小程民俗文化村
小程民俗文化村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小程民俗文化村时代:清——民国地点:延川县土岗乡碾畔行政村保护范围:碾畔、小程两个自然村旧村的3孔古窖,120孔石窑洞,神庙与通向黄河渡口的石板通道、村落遗址、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2008年,小程民俗文化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神疙瘩山遗址
神疙瘩山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神疙瘩山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点:延川县马家河乡郭家河行政村保护范围:西北以渭清路为界,东南以秀延河、滑马河为界,山体二级台地6万平方米。2008年,神疙瘩山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马家河乡:马家河乡位于延川县城东南7公里处,处于210国道和
梁家河知青旧址
梁家河知青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梁家河知青旧址时代:1969—1975年地址: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保护范围:梁家河知青点保护单位即沼气、大坝、三处居住点以各单位中心点为基线向东、西、南、北各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0米。2014年,梁家河知青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
永坪革命旧址
永坪革命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永坪革命旧址时代:1935年地址: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石油沟、背坪、枣林湾村保护范围:旧址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0米。2014年,永坪革命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石油沟村:石油沟村…… 石油沟村
高家湾八路军医院旧址
高家湾八路军医院旧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高家湾八路军医院旧址时代:1937—1939年地址:延安市延川县延川镇高家湾村保护范围:旧址围墙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0米。2014年,高家湾八路军医院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川县人物〗
杨世立
杨世立(1903~1943)名学武,陕西延川关庄镇王家沟村人。高级小学毕业后入伍从军。抗日战争爆发,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七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团长,1943年4月,奉命由河南渑池北渡黄河赴山西垣曲一带,袭扰日本侵略军据点,斩获颇多。在该县狭腰岩与数倍日军遭遇,激战一昼夜,弹尽援绝,率部奋力突出日军重重
张振邦
张振邦,陕西延川县人,1935年5月参加革命,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陕西省委原秘书长顾问、1985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省部级单项待遇)。2012年1月4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5岁。
贺永昌
贺永昌,1921年生,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关东村人。1935年参加刘志丹红军领导的游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宣传员,后调到延安保卫处工作,任警卫排二班班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的警卫员。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离休干部,享受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名誉团长,
赵忠祥
赵忠祥,陕西省延川县拐峁村人,1923年4月18日出生,1934年8月参加工作,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15兵团勤务员,建国后,转业到地方工作。1983年11月保定市粮食局离休。享受副厅级生活待遇和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10日22时50分在保定逝世,享年
李树香
李树香,1924年1月出生,陕西省延川县高家屯乡源流湾村人,1936年2月参加红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第15军团拐峁后方医院护理员、第359旅教导队内务警卫、延安中央军委南泥湾炮校第9队1班班长。1944年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获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称号。1945年8月随部队赴东北,先
马太彦
马太彦,1915年生,陕西人,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0月在陕西省延川县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4月至1941年9月在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学习;1941年9月至1943年5月在陕西省延川县财政科工作;1943年5月至1950年9月在甘肃陇东、华池、镇远、庆阳专区、曲子县银行工作;19
袁振翔
袁振翔,女,汉族,1922年8月生,陕西延川人,1936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月至1939年9月在陕西延川县妇联任主任;1939年9月至1945年11月为边区党校、西北党校、中央党校六部学员;1945年11月至1949年12月任晋察冀边区总工会干事,牡丹江爱民区委书记,沈阳
干思贤
干思贤,陕西延川人,1934年4月参加革命,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干事、教导员、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四川省温江军分区政委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2011年1月6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2岁。
贺成健
贺成健,陕西省延川县人,1915年6月出生,1934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副科长、团长、副师长、威海守备区司令员,长山要塞区第二守备区司令员(副军职待遇)等职。2011年3月3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6岁。
高彩璋
高彩璋,男,汉族,陕西延川禹居镇老庄河村人,1920年11月出生,1935年9月参加红军,并加入共青团。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东渡黄河任前方总政治部通信员。历任译电员、股长、科长,军委技术部干校副校长,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总参三部七局政委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3年2月8日
刘锦如
刘锦如,女,汉族,1911年出生,陕西延川贺家湾乡西沟河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共陕甘宁省委妇女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妇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组织部部长、省妇联第一副主任、省民主青年联合会第一副主任。1950年入中共中央马列学
杨宣武
杨宣武,曾用名杨润之,1914年5月生,陕西延川人。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起任家乡第一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延水县工会秘书长兼文化教育部部长,子长县委秘书长,陕北省委宣传部干事。1937年冬至1939年4月,任庆环分区党委(原陕甘宁省委)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