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洪洞县主页
〖洪洞县简介〗
洪洞县 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东北部,临汾盆地北端, 现洪洞县是原洪洞和赵城两县于1954年合并而成,县治在洪洞城。洪洞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2.3度,年平均降水量493.3毫米。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63909公顷耕地。有16个乡(镇),463行政村。县情概况人口:73万。邮政编码:041600。县人民政府驻地:大槐树镇。读音拼音:Hongtong Xian经济发展洪洞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3亿元,同比增长10%;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1亿元,增长7.4%;财政收入达到16.47亿元,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76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5元,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亿元,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亿元,增长5.7%。历史沿革洪洞县是原洪洞和赵城两县于1954年合并。洪洞县名的来源根据传统的说法是因城南有洪崖古洞而得名。赵城为周缪王封造父之地,后为赵简子食邑,故名赵城。洪洞县历史悠久,在唐、虞、夏、商时代,洪洞、赵城均为冀州之域。西周时洪洞为杨侯国,古城在今县城东南18公里的范村附近。赵城当时为赵国,今赵城东北三里简子城为故城。春秋时,洪洞为悼公之弟干的食邑,号日杨干,后为羊舌胖食邑。到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始为杨县。赵城为赵简子食邑之地。洪、赵均属晋国。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洪洞为杨县,治所在今范村。赵城属彘县,治所在今霍州,均属河东郡,西汉因之。东汉阳嘉三年(134年),彘县改为永安,洪洞仍称杨县。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洪、赵属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阳郡,辖杨县、永安。西晋因之。永安县治所曾一度在今赵城东北十五里仇池。十六国时,两县均属平阳郡。北朝均属晋州总管府。北魏仍属平阳郡,洪、赵属禽昌县。隋义宁元年(617)始置赵城县。义宁二年改杨县为洪洞县。两县均属临汾郡。洪、赵二县自隋置县以来一直沿传当代。唐时,洪、赵属晋州,赵城县治迁今赵城镇。五代十国时,设建雄军节度使,辖洪洞。赵城无考。北宋洪、赵均属平阳府。其间熙宁五年(1072年),赵城曾省人洪洞为镇。元丰三年(1080年)又复县。金代洪、赵均属平阳府。元代洪洞屑晋宁路,赵城属霍州。明清洪赵属平阳府,府治在临汾。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霍州为直隶州,领灵石、赵城二县,州治在霍州。洪洞仍属平阳府。民国初,洪、赵均属河东道,道治在运城。抗战爆发后,洪、赵属第六专署。洪、赵沦陷后,洪洞县政府驻河西韩家庄,赵城县政府驻罗云、双昌。日伪时期,洪、赵归冀宁道管辖。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1941年9月成立太岳行晋绥九分区管辖。日本投降后,洪、赵两县又成立民主政府,洪洞县人民政府驻师村,赵城县人民政府驻兴旺峪。解放后两县政府各驻县城,均属临汾专署管辖。1954年7月1日洪、赵两县合并为洪赵县,县治在洪洞,属晋南专署。1958年10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县治在洪洞城。1959~9月霍汾从洪洞分出,恢复原置。1971年临汾与运城分署分置,洪洞归临汾行署管辖至今,县人民政府驻洪洞县城。2016年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洪洞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洪洞县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洪洞县特产〗
洪洞馓子
馓子——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
晋南醪糟
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烹制洪洞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
洪洞元宵
元宵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山西省内的元宵尤以南门洞元宵、洪洞元宵、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知名。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炒揪片
炒揪片 炒揪片,也是很有特色的。当把面揪到锅里后,另用一个炒锅倒适量胡麻油,将新鲜羊肉丁下锅烧干水分后,放入少量的大辣椒、蒜片、葱丁、黄花和调料,接着把面捞到炒锅里翻炒入味,最后少加鲜汤倒盘子里。回族炒揪面之所以好吃,一是面揪的好,又筋又滑;二是羊肉新鲜;三是用碟子不用碗,因碟子浅,揪面不宜粘结,保
〖洪洞县景点〗
北马驹三结义庙
北马驹三结义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北马驹三结义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临汾市洪洞县龙马乡北马驹村北马驹三结义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从北至南依次有大殿及两侧耳房、献亭、戏台及东西妆楼;院落东南角建观音堂一座。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不厦两头造屋面,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
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
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总面积1295.01公顷。汾河流经洪洞境内48公里,其中:上游段漠河接霍州界28公里为中度治理和一般性治理,城区段7公里为深度治理,下游段接尧都界13公里为一般性治理。是一个加固河岸、解决交通、去污净水、生态绿化、改
洪洞马牧八路军总部旧址
洪洞马牧八路军总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马牧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洪洞县辛村乡马二村中心,原是一徐姓财主的宅院,非常宽阔,有着晋商的风范,现为马二村村民委员会驻地。1937年,八路军总部在朱德总司令带领下,曾在此驻扎约51天,对当地的革命发展影响很大。背景链接太原失陷后,国民党军队退出山西和华北大部分
洪洞商山庙
洪洞商山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明至清地址:洪洞县赵城镇孙堡村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屡有修茸。庙内主要建筑有三皇庙、关帝殿、三官殿、法王殿等。四座大殿均结构简练,用材较大。各殿内后槽均砌龛并有塑像,山墙绘有壁画共100余平方米。大殿座北向南建于高0.84米的砖砌台基上,面阔三间,11米,进深四椽
洪洞玉皇庙
洪洞玉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洞玉皇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洪洞县城西北5公里马牧乡辛北村元太宗已丑(1229年)年建,明、清和民国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玉皇殿、关公殿、二郎殿均为元代建筑。寺庙坐北向南,分前后二进院落,总建筑面积4128平方米。后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正门、仪
净石宫
净石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石宫时代:明、清地址:洪洞县提村乡干河村净石宫位于洪洞县堤村乡干河村西净石山下北侧,又称宫观庙。庙院西高东低,南北走向,东为侧院,西为主院,均为一进,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明清均有修葺。净石宫东院狭长,北端设大门,面宽一间,进深两椽,
〖洪洞县人物〗
康虎振
康虎振,(1930年7月-2022年4月15日),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土桥沟村,1945年7月参加赵城县游击大队二连当战士,即随队参加了上党战役,攻打长治县北关。同年11月,在赵城瓦窑头阻击阎军北上激战终日。1946年2月在太岳一分区新七团一营部当通讯员、班长,参加了同蒲、晋南战役,南渡黄河、挺
段连捷
段连捷,山西洪桐县人,生于1922年8月,1936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三局木料厂组长,北京邮电总局第二电机修配厂案工室任室长,东北电工局一厂任车间主任,沈阳低压电器厂工艺科任副科长、科长、车间主任,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任科长、工艺师、室主任、副所长,天水长城低压
彭华
彭华,山西省洪洞县人,生于1919年12月,1936年底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山西赵城牺盟会协理员、汾阳县委书记、晋绥分局社会部科长兼组织部干部科长、分局干部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绵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重庆市委书记、内江地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军分
张矿山
张矿山,山西省洪洞县人,1937年1月参加红军,194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通信员、排长、连指导员,转业后曾任广州航道工程局钻探测量队队长、中央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设计公司科员、东北内河航运管理局松花江航运公司副经理、航运管理局长春岭航运站站长、哈尔滨港务局综合服务站主任、哈尔滨港务局白石站站
卫广平
卫广平,洪洞人,生于1919年11月,193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绥地区决死队二纵队民运队队员,赵城县下一区区委书记,二区、三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代县长,晋绥党校党支部副书记;四川省南充地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农工部部长、地委常委、副书记、书记、第一
李红星
李红星,1930年生,山西省洪洞县人,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助理、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3年9月26日在临汾逝世,享年83岁。
王廷瑞
王廷瑞,山西洪桐人,生于1924年7月,1944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运城地区临猗县工商局干事、税务所所长、副局长;四川省蓬溪县税务局局长,中江县税务局局长、县长、县委书记,盐亭县委第一书记兼武装部第一政委、县革委会主任、绵阳地委委员,江安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
张兰明
张兰明,1917年5月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193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西抗日决死队二纵队连政治指导员,晋绥八分区总兵站政委,吕梁军区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和平医院政委、留守处主任,晋中军区组织部副部长等职,被授予晋绥边区“甲级模范工作者”称号,
郭耀臣
郭耀臣,原名王尔经,曾用名王大任、杨跃,汉族,1919年12月出生,山西省洪洞县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承德市市长、市委书记,热河省财政厅副厅长、工业厅厅长,河北省建委副主任,唐山市委书记、唐山恢复建设指挥部党组书记,河北省顾委常委等领导职务。1990年7月离职休养,享受
郝哲生
郝哲生,洪洞人,1938年2月入伍,193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医生、教员,吕梁八分区十八团卫生队队长,晋绥卫校教务科副科长、教务处副主任,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部长、副校长,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2003年12月5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2岁。
尚素子
尚素子,1915年生,洪洞人。1936年9月加入山西省军官教导团,同时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决死队。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赴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干事,冀中警备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冀中六地委敌工部副部长,先后参加掩护新兵营正太
王彤
王彤,1926年11月生,山西赵城人。1938年1月入伍,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步兵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军管会主任,北疆军区副政委,北疆军区政委。正军职。因病于2017年3月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