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洼牦牛

麦洼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型牦牛的地方良种,主产于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麦洼及若尔盖县包座一带,因中心产区原属麦洼部落,故名麦洼牦牛。
特征
麦洼牦牛头大适中,绝大多数有角,额宽平,额毛丛生卷曲,长者遮眼。公牦牛角粗大,向两侧平伸而向上,角尖略向后、向内弯曲;相貌粗野雄伟,颈粗短,髻甲高而丰满。母牦牛角较细、短、尖,角型不一;颈较薄,髻甲较低而单薄。前胸发达,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较窄略斜。体躯较长,四肢较短。蹄小,蹄质坚实。前胸、体侧及尾着生长毛,尾毛帚状。以全身黑毛为主,其次为身黑端部带白(占16.8%),青色(8.1%),褐色(5.2%)和黑白花(4.2%),亦有少数褐色花、白带黑个体(1.1%),纯白者极少见(0.4%)。麦洼牦牛初生重较小,公犊13.1±0.4公斤,母犊11.6±0.5公斤。
所属地区
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2℃,年降雨量为753毫米。全县幅员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辖9乡2镇、36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4%,是阿坝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境内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矿藏、森林极丰。解放前无一寸公路,人民生活、生产运输全凭人背畜驮,现在国道(213线)横穿县...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