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荆州大白刁

荆州大白刁

所属地区: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发布时间:2023-12-01 08:43:28
荆州大白刁

荆州大白刁学名翘嘴红鲌,其体型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新爽口,深受消费者亲睐。荆州大白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荆州大白刁学名翘嘴红鲌,其体型细长,侧扁,呈柳叶形。背部青色,体侧银灰色,腹部纯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头背面平直,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头后背部隆起,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三年养殖个体平均体重为1.5-2.0千克。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新爽口,深受消费者亲睐。

据了解,荆州区大白刁在湖北鱼禾园生态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大力推广“1231”高效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已达2万亩,成为养殖户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2013年10月31日,全国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会在北京举行,由荆州区水产局、水科所申报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荆州大白刁”得到与会评委专家的肯定和一致通过。

据了解,荆州区大白刁在湖北鱼禾园生态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大力推广“1231”高效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已达2万亩,成为养殖户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地域范围

荆州大白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纪南、川店、马山、八岭山、李埠、弥市、郢城7个镇,东城、西城、城南3个街道办事处,太湖港、菱角湖2个农场管理区以及湖北省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所辖133个行政村和37个居民居委会,保护范围位于东径111°54′11"~112°19′21" ,北纬 30°06′51"~30°39′44"之间,东西长40.52公里,南北长60.83公里。区域养殖面积15万亩,产量达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体色光亮,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荆州大白刁具有“个体大,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品味独特”的特有品质。经检测,每百克鲜鱼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4克,脂肪≤7.17克,氨基酸≥16.8克,水份≤74.2克,钙≥72毫克,磷≥208.8毫克,铁≥0.61毫克,锌≥0.7毫克,均高于普通鱼。

所属地区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市政府驻沙市区。沙市市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荆州专区、荆州地区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