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花蜜

一.产品介绍
麦积区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为暖温带、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面积较大,蜜源植物丰富,且花期较长,为发展养蜂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麦积山花蜜气味清香,口感醇厚、甜润,绵软细腻,无杂质无异味。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形地貌:天水市麦积区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60-2559米之间。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最高峰火焰山2559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2.2气候:麦积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从南向北依次减少。年均日照2090小时,每天平均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日照地域间差别大,北部山区较多,东南部林区较少。太阳辐射总量在2395~2703MJ/㎡,全年无霜期174天。相对优势的光热资源对蜜源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一是适生蜜源植物种类多、花期长;二是雨热同步,有利于蜜源植物的生长;三是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蜂群扩繁。2.3蜜源植物丰富: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貌,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麦积区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麦积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2.6%,林种共28科,224属,675种。区内产地有蜜源植物刺槐、油菜、漆树、椴树、狼牙刺、五味子、黄芪、黄芩、党参、苜蓿、茴香、山花、枣花、荞麦、葵花等。大面积的林地、草地及农作物和药材种植为发展养蜂提供了蜂群的饲养管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三.地域范围
麦积山花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东经105°25ˊ至106°43ˊ,北纬34°6′至34°48ˊ之间。生产区域包括麦积区海拔760—2559米之间蜜(粉)源植物资源优势明显的甘泉镇、元龙镇、利桥镇、麦积镇、党川镇、三岔镇、东岔镇、伯阳镇、中滩镇、石佛镇、渭南镇、琥珀镇、新阳镇、五龙镇、社棠镇、马跑泉镇、花牛镇共17个镇和道北街道办事处的379个行政村,养殖户2385户,年养殖规模为60623群,年产麦积山花蜜65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外观:麦积山花蜜色泽以浅琥珀色和琥珀色为主,兼有深琥珀色;挑起时,能拉成长丝,丝断后自动回卷成球状。气温低于13℃易结晶,结晶呈颗粒状。气味:麦积山花蜜气味清香,具有不同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口感:麦积山花蜜口感醇厚、甜润,入口回味绵长,甜而不腻,绵软细腻,无杂质无异味,余味清香持久。4.2内在品质指标蜂蜜中的淀粉酶活性≥5ml/(g.h),果糖和葡萄糖≥65g/100g,蔗糖≤4g/100g;水分≤20g/100g;灰分≤0.3g/100g;酸度≤30ml/㎏;羟甲基- ≤20mg/㎏。具有特有蜜源植物的气味、无异味。4.3安全要求执行食品安全国家相关标准。
所属地区
麦积区位于甘肃东南部,秦岭北麓,黄河中游,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大门,地处陕、甘、川之要冲。全区总面积3452平方公里,57.52万人口,分布着11个民族。全区设11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有476个行政村。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38.5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01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49亿元。辖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道北街道、道南街道、桥南街道、社棠镇、马跑泉镇、甘泉镇、渭南镇、东岔镇、花牛镇、中滩镇、新阳镇、元龙镇、伯阳镇、麦积镇、石佛乡、五龙乡、琥珀乡、党川乡、利桥乡、三岔乡。历史沿革麦积区之名,取“麦积山”前二字而成,因境内有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而得名。麦积作为县级建置...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