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湖镇人物
林程
林程(1061~1129)字君程。福建德化杨梅大龙(今亦称大蛇)人。生于北宋仁嘉祐六年(1061)农历三月初二日,卒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农历二月初一日,享年69岁。是古瓷都德化历史上一位胸有见地,豁达大度,热心公益,慷慨尚义,乐善好施的知名耆绅。林程出生于“闽中屋脊”、海拔1856米的戴云
陈簪直
陈簪直(1875~1955) 又名国材,讳哲寻,号凌云。福建德化城关丁墘村人。例贡生。法政自治毕业员。民国时期一代名中医。陈簪直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农历七月初二日。父陈福祥(1841—1933)讳春集,字淑世,号善甫。例贡生。他为人善良,诚信义气,宽宏和煦,有长者之风。一生从商。年轻时学得一手
张睦敬
张睦敬(1902~1948) 讳继栻。福建德化城关下田人。民国时期德化著名西医师,张睦敬诊所主人。清光绪廿八年(1902),张睦敬出生于福州旗下一姓金满族家庭。据称,其生父祖先于清代来福建做官,后定居福州繁衍。因清廷日益衰败,其后裔家道日微。至睦敬生父时,境况窘迫,适张和昌到福州办差事,承人介绍,将
张鸿祺
张鸿祺 讳晋麟。福建德化人。张睦敬长子。鸿祺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二军医大学外科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正师级)。在国际学术界,他是世界灾害急救学会(WADEM)会员,国际灾害医学会(ISDM)会员,世界灾害急救学会(WADEM)委员会理事,世界灾害医学会
张蕉
张蕉(1917~1998) 福建德化雷峰长基人。夫家德化南埕双交林。民间儿科针刺青草医生。她自学成才,21岁开始以“一根针一把草”为人治病,临床义诊60个春秋;受诊者不仅有来自其近乡邻村的高漈、西山、前锋、雷峰、南埕、望洋、水口、霞碧、枣坑、国宝与城关等地,并遍及永泰、仙游、永春、大田、尤溪诸县。她
苏加明
苏加明(1894~1931) 讳金思。福建德化城关宝美人。德化有史以来第一家医院创办者,民国初年德化名医生。苏加明生于清光绪廿年(1894)农历八月廿五日。父苏学廉(1860~?),讳亨铂,当地富户,思想开朗,颇有见地。加明自幼聪明过人,学龄时期,学廉特聘宿儒为其启蒙,后送人永春县华美学堂(基督教会
黄春育
黄春育 号云心。福建德化葛坑下玲人。福建晋江专区(今泉州市)医士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德化县医院五官科组建者。历任晋江专区第二医院(原惠世医院,今泉州市第二医院)五官科医士,德化县医院五官科医师、主治医师、行政副主任。泉州市地区五官科名医生之一,尤擅眼科。德化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泉州市鲤
张观盛
张观盛 字虚谷。福建德化汤岭头人。明代德化拾金不昧、德高望重的儒士、耆老。 张观盛出生、成长于山村农家。秉性聪明纯朴,幼入塾学,从小接受父母、师长有关仁爱礼义等儒教思想与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勤奋向上,好学不倦,学业成绩优秀;青年时期曾游学,为当地知名儒士。他品性高洁,心地善良,纯朴无邪,胸襟豁达,平生
林长娘
林长娘(1456—1536) 德化县在坊里瑶台社(今城关宝美岭兜)人。明代耆民林德茂爱女,热心公益、乐善好施者。长娘生于明景泰七年(1456)。赋性沉默寡语,意志坚毅,孝于父母,疼爱弱弟。母早逝,待幼弟宗源爱抚备至。父德茂,年老体衰子幼。至长娘17岁,宗源8岁,德茂病重不起。德茂病中一再惦念,自己去
郭实楼
郭实楼(1553~1618) 讳天福,行衡六,福建德化雷峰埔头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农历七月初一日。明代御寇壮士遗孤,慷慨尚义、乐善好施者。实楼成长于孤寡之家。父郭公正(1526~1562),字碧清,号阳山,少习武,善骑射,有胆魄。当时有倭寇猖獗,常勾结流氓海盗犯扰沿海各地,先后入侵攻陷
郑宽永
郑宽永(约1331~1368)名子安,福建德化桂阳梓溪人。元末自立为“霸王”的反元农民义军首领。元至顺(1330~1332)间,郑宽永出生于万山丛中的戴云山主峰东侧、海拔1587米的土云岐峰北麓桂阳梓溪霞村美一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生活困苦。他秉赋聪敏机智,读过多年塾学,颇通文墨。自幼喜好舞拳弄棒,长
陈蔚
陈蔚(约1250~1276)字洪,行六。福建德化清泰里龙山(今南埕连山村)人,约生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农历八月十九日。为宋末抗元的忠义肝胆英雄,曾授福建路都统使,敕封忠义统军都督,统领义军与元兵血战,写下了可敬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陈蔚曾祖父陈觉民,为宋代忠君爱国者之一,赐进士出身,授右文殿修撰
苏十万
苏十万(约1240~1280)原名一侯,字万仁,号留义,排行伦千五。宋末元初德化县善均里(今雷峰一带)石城人。宋礼部尚书苏奉礼后裔,宋太中大夫、翰林院太博学士、国师校书郎苏总龟三世孙。十万自幼聪颖,长习骑射,熟诸武略。秉性高标拔俗,慷慨豪爽,平生忠肝义胆,诚以待人,常能温恤乡邻,人皆乐与交游。南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