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榛子薄皮辣椒

榛子薄皮辣椒

所属地区: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发布时间:2024-01-07 15:39:49
榛子薄皮辣椒

榛子薄皮辣椒,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山县榛子乡地处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薄皮辣椒产区在海拔900-15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88.6%以上,年平均气温10.3℃,光照强,昼夜温差8-12℃。榛子薄皮辣椒呈长灯笼状,果梗粗壮,果长15-20厘米,果径4-6厘米,单果重50-120克,色泽浅绿,皱褶光亮,薄皮薄肉,微辣脆嫩。

品质特性

榛子薄皮辣椒呈长灯笼状,果梗粗壮,果长15-20厘米,果径4-6厘米,单果重50-120克,色泽浅绿,皱褶光亮,薄皮薄肉,微辣脆嫩。

营养价值

榛子薄皮辣椒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4.0%,VC≧350毫克/千克,粗纤维≦0.05%。

气候

兴山县榛子乡地处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薄皮辣椒产区在海拔900-15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88.6%以上,年平均气温10.3℃,光照强,昼夜温差8-12℃。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1300毫米,相对湿度73%,无霜期163天,年均日照1881.1小时。

水文

兴山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域境内共有大小溪河156条,河水年平均总量41.5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1.93立方米/秒,历史最大流量高达3920立方米/秒,年均产水总量9.33亿立方米。

地形地貌

兴山县地貌区划属秦岭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从东向西伸展,总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东北部群山重叠,多山间台地,向南逐渐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沟深谷幽,水流湍急。县境内有大小山头3580座,最高点位于与巴东交界处的仙女山主峰,海拔2426米;最低点位于与秭归接壤处的游家河,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达2317.4米。兴山县西部、北部有华中第一峰神农架、仙女山、万朝山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山阻挡冷空气入侵,同时暖空气进入因为高山阻挡不能北进,形成了独特的榛子薄皮辣椒产区小气候,独特的气候使榛子薄皮辣椒良好生长。

土壤

榛子薄皮辣椒产区耕地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pH值6.0-7.0。有机质15-45克/千克,碱解氮110-180毫克/千克,速效磷12-40毫克/千克,速效钾160-200毫克/千克。

生态

兴山县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榛子薄皮辣椒产区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到88.6%以上,四面环山,山青水秀,受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生产区内环境无任何工业、农业污染源,为榛子薄皮辣椒的良好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榛子薄皮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属地区

兴山县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始建于公元260年。县辖2乡6镇、89个村2个居委会5个社区,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总人口181151人。基本县情为: 大山区县。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 3580座、溪河156条,海拔高差2317.4米,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全县地貌结构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人均耕地1.08 亩。 库区移民县。 因三峡工程建设,兴山是湖北省4个库区县区、3个整体搬迁县城的县区之一,移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9%。 老区贫困县。 兴山县是巴兴归革0据地,早在1927年4月就建...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