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帐花

陕北人把洞房叫帐房,新娘子进门后先要坐帐,“坐帐花”就是贴在帐房窑顶部的喜花。
陕北人结婚,帐房窑内其它家具可以不摆,坐帐花却不可少。按照主人的意愿,画面可大可小,内容多种多样,坐帐花一般为圆形或菱形,上有牡丹花、莲花、龙凤、石榴、桃子、蛇盘兔、贯钱和人物等。这些花一般妇女拿起剪刀就会剪,即是不会剪的也要请人来剪。那些巧女子、媳妇,每到年终、年初,常被人请去剪窗花和坐帐花。
不管家庭穷富,帐房窑都要布置的得体、大方。新娘子入帐房后,由老年妇女为她上头。上头时将包斗(装米的斗)放在坐帐花的下边,新娘新郎背靠背坐在包斗上,老妇人用双齿木梳将新娘的头发搭在新郎的头上梳理;也叫并头。梳理时还要唱歌谣,而这个歌谣的内容恰是坐帐花的主题。歌谣中唱道“仙桃带莲花,两口子接缘法;脚踩莲花手提笙,左男右女双新人。石榴塞牡丹,塞上一铺摊(多的意思)。身下设个聚宝盆,新娘一定生贵人。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铰的;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梳完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由老妇人把新娘的头发绾起盘在头上。陕北还有“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意思是属蛇的娶个属兔的的是最好不过的了。而坐帐花的蛇盘兔就是这个意思。这虽是陕北古老的一种风俗,但从中可以看出,陕北人民一向追求美的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
这几年,安塞剪纸在国内国外展出后,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赏。尤其是坐帐花,吸引了众多外国游人。安塞剪纸能手李秀芳、王西安两家被陕酉省旅游局定为旅游点,接待了不少外国游人。她们的坐帐花供不应求。
所属地区
安塞区古为白翟地,秦汉以来设置高奴县,隋唐五代为金明县,宋设置安塞堡,于南宋淳佑壬子年(1252)立县,距今已有750余年。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县,北靠榆林市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东经108°5′44″至109°26′18″,北纬36°30′45″至37°19′3″,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县境南北直线距离92公里,东西直线距离36公里,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占延安市总面积的8.04%,其中耕地106.4万亩,95%属于山地。全县辖7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村委会,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