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雷光熙

雷光熙

所属地区: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发布时间:2024-01-19 00:54:29

雷光熙(1917-1941),原名雷泽,化名雷音,福建省莆田县常太镇渡里村顶外坑人。一九一七年八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一九三三年考入莆田砺青初级中学。不久因父亲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杀而失学。一九三四年十月投身革命斗争,携家藏的轻机枪、步枪、驳壳枪和子弹、手 等武器装备加入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一九三五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战士、班长、分队长,一九三六年五月任红二支队副支队长(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闽中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闽中游击区的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七年十月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后,闽中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雷光熙任第一中队中队长,率部移驻泉州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一九三八年二月奉命赴闽西与新四军第二支队取得联系。是年三月十二日国民党当局杀害特务大队大队长刘突军等人,并强行收缴特务大队武器(史称“泉州事变”)。雷光熙与大队其他领导一起率全体指战员坚持斗争,揭露国民党当局的暴行,要求发还武器,允许部队上前线抗日。在党组织和新四军军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斗争胜利。一九三八年四月,特务大队北上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雷光熙先后担任二连排长、指导员,随后进入军部教导总队第二大队政治队学习,结业后任军部警卫团二营教导员,担负军部警备任务,参加了皖南前线的抗日游击战争。一九四一年一月上旬随军部和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途中遭国民党军包围袭击(即皖南事变),期间率部坚守长龙山阵地顽强抗击顽军进攻、掩护军部转移。任务完成后率部突出重围转移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年一月下旬受命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向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汇报皖南事变情况,途经南京瓜州渡口时被伪军拘留,随后在狱中壮烈牺牲。

渡里村渡里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 7.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6亩,山地面积10516多亩。总人口2084多人,共有397多户,分为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餐饮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123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农商行信用社。我村特色产品是顶外坛红姑,价格1000元/斤…… 详细++

所属地区

邮编:351100代码:350302区号:0594拼音:Chengxiang Qu城厢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总面积484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2004年)。通行莆仙方言莆田话全区辖3个街道、4个镇:龙桥街道、凤凰山街道、霞林街道、常太镇、华亭镇、灵川镇、东海镇历史沿革陈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县,城厢始属莆田县管辖。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兴化路治城区及其近郊划为东厢、南厢、左厢、右厢等四厢,设城厢录事司,与县分治,“城厢”名称由此得来。1983年析莆田县城厢镇等设城厢区,1984年6月成立2000年,城厢区辖2个街道、2个乡:荔城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城郊乡、城南乡。根据...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