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桶

酥油桶
酥油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取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1.3米,口径近0.33米,是牧区经常见到的生产酥油桶;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桶,藏语叫“雪董”,这种桶较“雪董”小,高1米左右,直径约16厘米。有的酥油桶很小,只有30多厘米高,宜出门时用。
酥油桶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做“甲罗”。酥油桶的制作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钢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甲罗”制作比较简单。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4个小孔,以便在桶内搅拌时,液汁和气体可以通过孔上下流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30厘米的本柄,木柄同样用铜箍在把手部分,作为酥油桶的装饰。
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红桦木或红松,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一带的红桦本,更是做酥油桶的好材料。
所属地区
沧源佤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1949年4月,沧源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了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1964年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沧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又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土面积2446.43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个工委和1个勐省农场,93个行政村(社区),614个自然村,8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56万人,其中,佤族人口14.7万人,占总人口的80%,分别占全国和世界佤族人口的40%、15%左右。——民族文化荟萃。有距今3500多...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