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

所属地区: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发布时间:2023-12-14 04:40:51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山西地道的名特产品。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上印“忻州瓦酥”字样。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其久放色味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忻州制作瓦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始于明末清初。忻州瓦酥因其好吃,易储存,物美价廉的特点,成为人民群众喜欢食用的饼类之一。1981年忻州瓦酥被列为山西省名特产品。

忻州瓦酥

基本介绍

忻州制作瓦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始于明末清初。瓦酥一般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形似瓦状,入口沙、甜、香、松软,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经忻州市,州官许翰度敬上由麻会镇(今麻会村)王凤龙师傅制作的瓦酥,慈禧食后龙颜大开,赐名龙凤瓦酥。 也就是从那时起,忻州的瓦酥名声大震,成为山西地地道道的名特产品。瓦酥以其质酥脆,味香郁,堪称炉食中一绝。鲜食酥沙,松软;干食酥脆、甘香;常食健胃壮身。曾被山西省商业系统评为最佳食品,声誉远达太原、大同、河北、内蒙古等地(市)。1981年被列为山西省名特产品。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上印“忻州瓦酥”字样。每公斤约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块。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制作瓦酥选用精粉、纯蛋黄、上等食油、细砂糖为料。成型时用模托就,再经油炸,出锅后压制成瓦状。这种食品,因其好吃,易储存,物美价廉的特点,成为人民群众喜欢食用的饼类之一。

制作方法

配料

标准粉五十六斤,鲜鸡蛋黄十五斤,食油二十七斤八两,砂糖粉十二斤九两,生产成品一百斤。

步骤

先将鸡蛋去蛋清,留蛋黄。蛋黄内不能带入蛋清,否则容易起泡。蛋黄打好后,放入全面容器内,用水棒搅动均匀,然后将全部砂糖和近一半的食油倒入全面容器内,继续搅动,待油、糖面完全混合均匀为止。余下的一半面粉倒在面案上,面中间挖一坑,每次取容器内搅匀的蛋黄二三斤,放入面坑内,合成面团,软硬适宜,用面棍擀开后,切成瓦酥条状,在专用模具内,磕制成形。半成品放入油锅后炸制,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出锅后趁热用森棒压制成瓦状。

所属地区

忻府区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县级行政区,是忻州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全区共辖11个乡、6个镇、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394个行政村,3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551860人,总面积1986.5平方公里。南北41公里,东西45公里,国土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部平坦开阔,为忻定盆地的主体部分。历史沿革忻府区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聚居生息,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置新兴郡,同年置九原县,北魏永兴二年(公元410年)置秀容郡、秀容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1年)改称忻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州为县称忻县,故历史上先后称九原县、秀容县、...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