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砣耙

秤砣耙是湖南保靖县各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食品,用糯米和粘米磨成或舂成,讲究的也用品红品绿在顶上点上红点绿点,显得大方雅致。
制作方法: 1.用碾得熟透的上色糯米和粘米各半和匀,洗去糠屑,放在清水中泡透,再用软质的石磨细细地磨成米浆。 2.米浆装在簸箕中澄一会儿,然后用细布包帕覆盖其上,包帕上放上灶膛里干净的冷灰,吸出来米浆中多余的水分,即可支持包帕和灰、揉成面团,使之具有糯性。用石磨磨出的米浆做成的“秤砣耙”,吃起来细腻软和。用石碓舂成米粉做成的“秤砣耙”,吃起来粗而且有香味。同时,调整糯米和粘米的配料比例,还可改变“秤砣耙”的糯性和软和程度。 3.不论磨的还是舂的米团,经过充分揉搓,揉出糯性之后,就可做成秤砣模样,上甑开蒸。因为模样像秤砣,故名“秤砣耙”。 产品种类:“ 秤砣耙”有空心和包馅的。空心的不包任何馅子,只有下面做一空孔。讲究的“秤砣耙”都是包馅的。包馅的花样很多,有的包绿豆拌糖,有的把黄豆炒香磨成粉包心,有的用芝麻拌糖包心,还有用腊肉、香肠包心的。包心不同,口味也各异。清明前后,香蒿吐叶,这时若摘些嫩香蒿叶煮熟漂净,和着米粉一起舂碎,做出“蒿子耙”,吃了清心明目,别是一番滋味。 产品特点:刚刚蒸好开锅的“秤砣耙”,看去深润光亮,像乳白的琥珀、半透明的白玉。趁热吃,糯、软、甜、香,别具风味。
所属地区
保靖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与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花垣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总人口286612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156133人,苗族62399人;辖迁陵、复兴、普戎、毛沟、野竹坪、清水坪、比耳、水田河、碗米坡、葫芦10个镇和龙溪、大妥、梅花、阳朝、仙仁、涂乍、水银、清水、簸箕、马王、隆头、中心、堂朗、夯沙14个乡,总面积1760.65平方公里。区位综述地理位置:保靖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2′至109°50′,北纬28°24′至28°55′,东西长62.公里(程长85公里),南北宽57.4公里(程长70公里),东临永顺、古丈,南...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