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菊花鱼

菊花鱼是南平的一道传统风味造型热菜,成菜宛如朵朵盛开的菊花,造型逼真,色泽鲜艳,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吃起来口感外酥里嫩,酸甜爽口。多年来,此菜一直长兴不衰,深受各地食客的喜爱,尤其是妇女及儿童。其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将带皮鱼肉剞上菊花形花刀后,拍粉入油锅中炸制定型捞出装盘,锅中调汁浇在上面即成。但在技术上却具有很大的难度,它集原料选择、刀工处理、糊粉处理、火候掌握、油温控制、调味勾芡等技巧为一体,能够充分体现厨师的基本功。
菊花鱼的过油一般分为初炸和复炸两步完成,且两次过油火候、油温控制完全不同。初炸时油温控制在五成,使鱼丝表面的淀粉迅速糊化结壳,帮助菜肴定型。此时若油温偏高,原料中的水分则蒸发过快,极容易被炸至酥脆,使菜肴失去里嫩的口感要求;而偏低,原料下锅后,淀粉糊化较慢,又极容易出现脱粉的现象,使菊花难以定型。传统的原料下锅方法往往是将菊花鱼生坯直接放入油锅中,利用鱼皮的自然收缩使菊花定型,但笔者经多次实践比较发现,若先用手捏住鱼皮两边,沿鱼皮卷紧,边缘用水粘住(淀粉遇水产生黏性),再抖开鱼丝,使花瓣展开,用漏勺托住下油锅炸制定型,其成品则犹如绽放的菊花,效果极好。
所属地区
邮编:354100代码:350723区号:0599拼音:Guangze Xian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7°18′-27°59,东经117°00′- 117°40′。总面积2232.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54万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3.55万人。通行闽赣方言邵武话。县人民政府驻杭川镇。全县辖3个镇、5个乡:杭川镇、寨里镇、止马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历史沿革唐武德七年(624)析建州邵武县地设洋宁镇,辖光泽、鸾凤2乡。五代市唐时改名财演镇。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升镇为县名光泽。历属邵武军、邵武路、邵武府、建安道。1933年建立县苏维埃政府,1934年...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