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合肥烘糕

合肥烘糕

所属地区: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 发布时间:2023-12-13 11:43:36

合肥烘糕为安徽省合肥地区地方传统糕类名点,被誉为合肥糕点族中的“四大名旦”之一。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始于北宋末年。烘糕金黄油润,疏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具有润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会变味,不减焦酥,便于贮存携带。是合肥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基本介绍

合肥烘糕为安徽省合肥地区地方传统糕类名点,被誉为合肥糕点族中的“四大名旦”之一。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始于北宋末年。烘糕金黄油润,疏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具有润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会变味,不减焦酥,便于贮存携带。

品质特点

合肥生产的烘糕,色洁白,酥脆可口,清香味美,是糯米制品中独具特色的品种。

合肥生产的烘糕,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具有香、甜、酥,具有润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会变味,不减焦酥,便于贮存携带。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四大名点的百年老店“张顺兴号”,荣获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铜牌,祝愿它青春焕发,再创辉煌。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白糖18.85公斤,糯米28.7公斤,化猪油1.65公斤,饴糖0.8公斤

制作方法:

(1)制粉:选优质糯米用温水(以不烫手为宜)淘洗干净,再用85~95℃的热水泼洒,翻拌均匀,等“收汗”后将米磨成米粉。

(2)潮粉:选择通风良好,比较潮湿的地板,以篾席作垫,将糯米粉平摊在上面,进行摊粉吸潮。摊粉厚度以5厘米为宜。要求勤翻拌,粉子不结块,上潮均匀,不霉不变质,以手捏成团,抖动即散为度。

(3)熬糖打砂:将白糖溶化加入饴糖、化油熬制,用手粘成丝状即可。然后趁热充分搅拌,使糖液翻砂,即成细砂糖。或将白糖加工成糖粉,加入清水、化油、调成干稠的糖浆亦可。

(4)拌糖、蒸糕:将潮粉与细砂糖混合,用木制擀筒擀均匀,装入锡制糕盆内,再放入锅内蒸至不软、不硬、不散的程度。

(5)切片、烘烤:将蒸好的糕坯取出,放在面粉内静置16小时(称养坯),然后切片,烘烤,即为成品。

历史起源

相传早在北宋时代,合肥就生产一种形似铜钱大小的实心饼,名“金钱饼”,风味可口。又传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合肥人张德胜,被朱任为先锋,为了筹办干粮,张到合肥,特制一种大“金钱饼”,就叫麻饼,以饷水军,因此士气大振,击败元军,夺取采石天险。朱闻讯后,称之为“得胜饼”,张死后,被追封为蔡国公,故又称“蔡国公饼”。

所属地区

瑶海区位于市区东部。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明光路57号,邮编:230011。代码:340102。区号:0551。拼音:Yaohai Qu。行政区划瑶海区辖13个街道、1个镇、1个乡:明光路街道、车站街道、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铜陵路街道、七里站街道、红光街道、和平路街道、大通路街道、长淮街道、方庙街道、城东街道、七里塘街道、大兴镇、磨店乡。其中,长淮街道、方庙街道、七里塘街道由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代管。历史沿革瑶海区以原东市区为主。1949年为合肥市第一直属镇,同年4月与第二直属镇合并为合肥市第四区;1951年11月改为车站区;1960年改为东市区...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

=∣更多特产∣=